主页 > 英语散文 > 正文

墙有茨

2022-03-30 16:42:10 来源:采曲文学 点击:9

最近时间又喜欢了读诗经,读到一首很有意思。

“墙有茨,不可扫也。中之言,不可道也。所可道也,言之丑也。

墙有茨,不可襄也。中之言,不可详也。所可详也,言之长也。

墙有茨,不可束也。中之言,不可读也。所可读也,言之辱也。”

茨,也就是蒺藜,一种有刺的草。《十翼》中有一段,“易曰:困于石,据于蒺藜,入于其宫,不见其妻,凶。子曰:非所困而困焉,名必辱。非所据而据焉,身必危。既辱且危,死期将至,妻其可得见邪?

蒺藜,难道也可作这里的“茨”来解释,假如这样读,这样解释,和这样去理解,是不是可以把易经的“蒺藜”改为“茨”。答曰,非也。《说文》,茨,以茅苇盖屋。而蒺藜,专指这类植物。

更有意思的是,此诗有十二个“也”,相当今语“呀”,有点类似于鲁迅写的孔乙己这个人物,见人喜欢满口说“之乎者也”。

如果细想,会发现,似乎还有点像《论语》里孔子的口语气,或者说就是孔子的口语气,难道这是孔子写的?可又不是,《诗经》里的诗,那时候是朝庭,也就是政府派采诗官到民间采集、收集,后来孔子又加以整理、编定而成。所以说不可能是孔子写的,但是很奇怪,这里却有很多像孔子那样的语气与语调。

所以想要问,孔子编定《诗经》,他也作诗吗?然而,古书和史籍上好像没有这样记载,从而我们不知道孔子有没有作过诗和留写他的诗?如果孔子没有整理,或编定过《诗经》,我们是不是认为就是他写的……

这的确是很好的话题。 写到这儿,忽然想起一件事来,真觉得很惭愧。记得上次,在生活的城市中,碰巧也遇到一株野草,竟不知道它的学名。后来把它写进了自己的文中,被命名为“猪吃的粮食”,或猪吃的草,或就是猪食草。

而上次无意间发现它,忽然入眼帘来时,感觉真倍儿亲。并且,又是在繁华城市,施工工地外墙的地方见到它的,那时立马联想起它的更多寓意来。首先,它是一株野草,一株生长在城市中的野草,也更是一株小小草,没有人去关注,也没有人去理彩。小小草,在城市里自然生长,无数次经历风雨,风来伏倒,风过它又会挺立,它那自强不息,又坚韧不拔的精神一下感动了我。

多像过去这个施工工地上,之前来到城市在工地冒着日晒干活的农民工,又多像很多在城市漂泊、流浪、拼搏艰难生活与生存的人们,更寓意一个独在异乡,在城市生活与那时在城市街道,天马行空游走的游子。

而这首《墙有茨》,它是“卫人刺其上,公子顽通乎君母,国人疾之,而不可道也”。公子顽,也就是卫昭伯顽,是卫戴公和卫文公的父亲,也是许穆夫人的父亲。故读诗经,也是读史也。

再说到茨”,忽然又想起了儿时那时屋里屋门前两棵树来:一棵是苦楝树,一棵是泡桐树。其中泡桐树,花开很美丽,很浪漫,尤其是开紫色花的泡桐树;而苦楝树,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树上的果,还有飞在树上的天牛。它结的果很青,又很坚硬,不可食。天牛,它长着一对长触角,那时喜欢常常捉来玩,它是那时夏天最美好的印记,是陪伴我们度过最美好童年见证者之一,也是童年最美的记忆。

那时,记得有一年秋天回老家,看见泡桐树,长到快到三层楼高。而它的叶青青的,嫩嫩的,有点像南瓜的叶,也有点像桑树的叶,遗憾的是那时没见到它花开,它花早已开过了。而在那时秋天,亭亭如盖的泡桐树,在那片树下,地面上其它树草葱绿的景色,共同呈现出一片静美的绿荫和秋之景,见之非常欢喜。多年过去了,回想起那时见到它们那美丽的景象,犹如昨日,真很难忘。

在这里之所以写这两棵树,是故读诗经,发现读到有很多树很多花的植物,有的是我们常见的,有的是我们见之未见,知之不名,可又把它写进了诗中,和出现在眼前,即使查阅很多资料,平常也很少见到,知之甚少,感觉是那么不完美与不真实……

尤其像现在是常年生活在城市中的我们,更很少能见到儿时那时的花,那时的树,读之,有时回想儿时,回想故乡,又思念起故乡时,真很泪目!

版权作品,未经《短文学》书面授权,严禁转载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

济南癫痫医院哪家治疗比较正规
治疗癫痫的时候要避开的误区
北京的癫痫医院哪家治疗效果好